玉英寄來的文章,請您細細品味。
不論南或北,有空或無閒,友情始終
存在我們之間。
58度是友情最香醇的濃度/ 王文華
十二月,是朋友們相聚的季節。我總是在這個月, 算自己情感的帳。算今年講了多少次:嘿,好久 不見!最近好嗎?…… 偷來的時光 他們說,85度是咖啡最好喝的溫度。我說,58度 是友情最香醇的濃度。 十二月一個禮拜一下午,大陸冷氣團南下。整理 家裡,發現兩瓶金門高粱。標籤上寫著「58度」, 我想起「晚來天欲雪,能飲一杯無」。 拿起手機,開始約朋友。 朋友分好幾類:一起爬山的、一起看戲的、一起 旅行的、一起把妹的。我不會約看戲的一起出去 把妹,因為他們都習慣坐在那裡不動。 幾類朋友中,沒有酒友這一類。這年紀找到一起有 高血壓的朋友,比找到一起喝高粱的容易。於是挑了 最熟的幾個,發簡訊給他們。 「今晚六到八點可有興致小聚?我有一瓶高粱。」 這簡訊其實很失禮。星期一大家都忙,誰六點有空? 六點的聚會,怎麼到了下午才邀約?更扯的是主人 自己八點要走,還好意思張羅? 本來不期待有任何回應,但立刻就有人答應了。原來 大家都寂寞,都在等那個「失禮」的人來發起。 五位朋友喝到八點,一瓶才喝了四分之一。我起身: 「抱歉我待會還有事,你們繼續聊。」沒想到大家 都如釋重負,跟著我走。 寒流再聚。 出了餐廳我跟朋友抱歉早走,他卻偷笑說:「還好 你簡訊中有說只到八點,否則我就不來了。」 朋友們在酒池肉林中走過一圈,知道徹夜狂歡的 party很多,餘韻無窮的聚會很少。喝到失態很 容易,喝到想念太太很難。八點,正是見好就收的 時間。 就這樣,在今年第一波大陸冷氣團,我偷到兩小時 的溫暖。 感動容易、行動難 十二月,是朋友們相聚的季節。我總是在這個月, 算自己情感的帳。 算今年講了多少次「嘿,好久不見!最近好嗎? 找一天一起吃飯,聚一聚」,然後沒有下文? 算今年拿了多少名片,交換名片的當下熱情洋溢, 幾天後連名片主人的臉都想不起來? 算自己發了多少封給一大票人的簡訊和e-mail, 發的時候根本不知道收件者有誰? 算今年「臉書」上累積了多少朋友,噗浪上Karma 值有多高,可是當臨時要撂人喝高粱,不知道可以 邀誰? 算今年聽到並發誓過多少次「珍惜所有,不要視為 理所當然」、「人生無常,要活在當下」,但覺悟了 兩天後,又開始為名利張牙舞爪? 這樣一算,我發現:相識容易、維持難;感動容易、 行動難。 我們總是為了要「建立人脈」,認識一大堆新朋友, 但後來並沒有心思去維持那些關係。最後那些 「人脈」就像動脈,慢慢硬化。 我們也因為一時感動,立下了誓言和心願。但那些 心願的強度,就像許願的蠟燭,一陣風,就沒有了。 那些感動可能來自於事業挫敗、朋友猝逝、家人生病, 或《陪你到最後》那部電影。 愛、想過的生活、想追求的夢想,以及其他一切想 改變現狀的意念,都只是某個特定的場合、氣氛和 流行的產物。一旦朋友下葬、電影散場、流行話題 和特定氛圍過去了,我們的行動力也沒了。 不強求,但要做球 這樣說來,沒有行動力似乎不好,其實未必。 事業上太劍及履及,有時造成天下大亂。汲汲營營 找人吃飯,會給對方帶來壓力。理想的方式,是順 其自然,但偶爾製造驚喜。 順其自然,不但要順自己的自然,也順別人的自然。 很多時候我們感嘆「人情冷暖」,是只想到了自己的 狀態。我失意了,沒有人關心我,這世界真冷漠! 或關心! 的事你不知道,不該期待別人放下那些事來關心你。 人情沒有冷暖,人情一直是這樣。事實上,你得意 時身旁的熙來攘往,也不是「暖」,那只是反應了 人們喜歡湊熱鬧的天性。 常態。 每個人的一天有不同的行程,每個人的一生有不同 的情節。到頭來,行程和情節能搭配的,便成為好友。 高粱宴,我約了很多人,沒來的,比來的多。這並不 表示沒來的就「不夠意思」或「不給面子」,只是 在那一個人生的點,我們搭不上。 的期待;而對別人的回應,有過度的猜想。 故意的選擇,只是機率上必然的擦肩而過。 尊重別人的自然,但接住別人丟出來的驚喜。一個周日 早上我到陽明山爬山泡溫泉,擦乾身體那一剎那,住在 山上的朋友打電話約我到他家午餐。 那個下午,比任何刻意的相約都愉快 。 但順其自然,不表示就不用心思。公司的尾牙, 我喬了兩個禮拜。運籌帷幄,只為了選一個大家都 方便的時間。 值不值得,值得。 事實上,這一路上任何組合,這一生都不會再有。 所以難約的人,就提早一個月約。遲到大王,就 不要一直問「你在哪裡」。 和提醒信還是要各發一遍! 緣分像天氣 今年,幾個朋友離開了我,甚至離開了這世界。還在 身邊的,也經歷著大大小小的磨難。 如此突然。 在這年紀失去,就是永遠失去了。 十二月,天氣冷冷熱熱。就像一路走來的朋友,分分 合合。緣分像天氣,我無法控制。只能天冷加衣,順勢 而為。 大陸冷氣團南下,酒友團把寒意鎖在杯底。這58度 的友情,不太濃,也不太淡。 冰涼,喝完之後,卻是如此溫暖。 |